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走进南李村镇赵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农业大棚,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红薯育苗温室大棚里,薯种整齐排列着,大棚负责人马继风和工人们正穿梭其中忙着覆土,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我是第一年承包红薯大棚,育苗用薯1500斤左右,有3个品种,四月中旬出苗,预计可以出苗50万株。”大棚负责人马继风说。
与此同时,大棚另一边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挖坑、覆土,播种南瓜籽。他们动作娴熟而专注,也饱含了对这一季作物的殷切期盼。
据了解,马继风在南李村镇赵峪村共承包16个大棚,主要种植洋葱、芹菜、红薯苗和南瓜等新鲜蔬菜。他告诉记者,每个大棚年均效益预计6000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左右,同时带动周边3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的双赢。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南李村镇大力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还成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大棚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大棚经济成为振兴南李村镇的“新引擎”。
记者: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