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贡献奖拟提名人员公示
候选人基本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工作单位
陈俊武
能源化工
教授级高工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提名单位:洛阳市科学技术局
提名意见:
候选人陈俊武,70年一直奋斗在能源化工技术领域科技前沿。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总设计师,打破了西方的垄断,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近20年。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快速床、湍流床、掺炼渣油的催化裂化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使我国催化裂化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着眼国家能源安全,将目光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研究,致力于煤制烯烃这一煤化工行业世界性难题上,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近年,他又把目光放在了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经济领域,先后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为国家碳排放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等提出了科学建议,并与郑州大学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他主编了国内首部《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专著,主办多期催化裂化技术高级研修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石化技术专家。
提名材料真实客观,符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应具备的各项条件,同意提名。
候选人的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候选人陈俊武,男,1927年3月出生,福建省长乐县人,中科院资深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加工能力超过2亿吨,国内超过60%的汽油由该技术生产。在炼油技术领域实现了多个共和国第一,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指导完成的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目前已许可26套装置,投运14套,烯烃产能791万吨/年,同类技术市场占有率62%,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甲醇制烯烃产业。他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十多位院士和专家对中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战略进行了研究,率先提出了碳排放峰值概念,出版了《石油替代综论》、《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等专著。陈俊武同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等省部级科技奖5项,荣获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