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简介

作者:admin2日期:2021-06-22来源:办公室

 

新安县地处洛阳西部,东接孟津及市区,西与渑池、义马为邻,南连宜阳县,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相望。县域面积1160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辖11个镇,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澄泥砚之乡、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安交通区位明显,自古就被誉为豫陕孔道中州锁钥,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东西,宁洛高速擦肩而过,毗邻洛阳机场。是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能源大通道,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中部地区主通道、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是洛阳市组团县之一,距离中心城区只有30分钟车程。新安文化底蕴深厚,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仰韶文化的集中分布区。秦时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取名新安县,蕴含新治安宁的意思。人文始祖黄帝在此营建密都十四孝王祥在此卧冰求鲤;诗圣杜甫在此写下著名诗篇三吏三别之一的《新安吏》;新安函谷关是丝绸之路西行第一关,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石刻唐书千唐志斋是全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盐东汉代仓储遗址和汉函谷关遗址分别于1998年和201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安旅游资源丰富,地处太行余脉与秦岭余脉交汇地带,境内有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有中国嶂谷第一峡、古海洋天然地质博物馆、黄河山水画廊”—龙潭大峡谷,豫晋大河、古海奇观、云顶草原、高山草甸”—黛眉山,以荆山红叶、荆紫生岚闻名的荆紫仙山等。境内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2家,初步形成了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南部一带一城一园区、东部一沟一域一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和丝路汉关,山水新安旅游品牌。新安产业基础雄厚,着力构建“222”产业体系,即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两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和高效农业两大特色产业。全县有规模以上企业258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32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11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形成了完整的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链条,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境内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和洛新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25.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00余家。均为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新安城乡贯通发展,县城框架不断拉大,东、西区基本建成,山城、水城、汉关文化城三城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20人,丝路汉关,山水相间,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格局正在形成,城镇化率49.78%。铁门书法小镇、石寺奇石小镇、北冶陶瓷小镇、五头樱桃小镇、石井旅游特色小镇逐渐成型,着力打造了大河田园、樱桃生态谷等11个沟域经济示范带(区)和15个农业休闲园区。新安生态底色优美,坚持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围绕洛阳四河同治要求,扎实开展全县域五河同治,全场42公里的涧河治理提升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饮用水源地和出境水质达标率100%;持续推动沿黄绿化久久为功、矿山绿化彻底解决、廊道绿化见底清零、涧河绿化一道绿色通洛城、村庄绿化提质提效,重点打造10万余亩沿黄生态长廊,新时代新安富春山居图逐步绘就。

近年来,新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围绕洛阳市“9+2”工作布局和都市圈核心区六组团发展,大力实施“1366”县域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六项抓手,打好三大攻坚战,在洛阳副中心、都市圈建设中,坚持优势共享、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率先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9亿元、总量居洛阳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总量居洛阳市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7561元、17543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荣获全省2018年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第六名,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20204月入选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新安县人民政府 网站维护:新安县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新安县黄河大道1032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9-67281324 传真:0379-67285000 Email:xaxrmzf@163.com
网站标识码:4103230001 豫ICP备0500141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2302000144号